急求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历史!!!!

2022-11-30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0

"急求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历史!!!!这个如何?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简称生鲜易腐农产品)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


急求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历史!!!!

这个如何?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简称生鲜易腐农产品)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也称为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
  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些国家的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流通量(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仍在继续增长。
  在我国,冷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侧重于数量保证,对品质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冷链物流并不发达,但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农产品流通量大幅增加,冷链物流在保障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冷链物流应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把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希望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
  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容器和包装、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农产品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如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作为联邦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根据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计划(FSEP)。该规划不但在肉类和家禽加工厂普遍实行,而且在乳品、蜂蜜、鸡蛋、蔬菜水果加工业内也广泛应用。该规划实施以来,已经有664个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食品企业(共2003个)提出了认证申请,其中已有327个得到了HACCP认证。此外,CFIA还向一个由加拿大农业联合会管理的规划“加拿大农场生产食品安全规划”(COFFSP)提供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该规划覆盖了从田间(畜舍)到屠宰加工企业门户的食品安全问题。它通过联邦政府和产业界的合作,鼓励国内初级产品协会开发发展战略和必要的工具,以便使生产者在农场的食品生产环节实施与HACCP原理相一致的食品安全措施。CFIA对FSEP和COFFSP计划的参与体现了其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的承诺,即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的多部门、跨行业的食品安全协作,最终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包括冷连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环节:依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各国的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在促进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加拿大政府在运输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1987年基本放松了对运输业的管制,极大地促进了各种运输方式和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1990年后,政府进一步放开市场,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私有化和民营化改造,通过下放港口和内河运输的经营权、国家铁路公司民营化等措施,使企业真正自主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建立起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路铁海空多式联运,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方参与、并存共赢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加拿大既有以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运输企业国家铁路公司(CN)和加拿大最大的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产地加工企业模式),也有以北美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与加拿大最大的配送中心Sobeys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模式),还有以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拿大联邦政府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国家铁路公司扭亏为赢,盈利率由过去的3%提高到30.4%,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通过注入启动资金扶持,使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成为拥有5000个客户、交易量540万磅/天、交易额9.6亿加元/年,纯利润100多万加元的北美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执法检查监督,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日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视物流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韩国政府建立了专项基金,以资助专业性物流公司,并对开发新型物流技术的企业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财政出资为农协会员购买标准托盘及物流相关设备提供政府补贴,资助运输企业购买标准集装箱运输卡车。为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根据相应的农产品包装法,由政府出资80%,农户出资20%对出售前农产品进行包装,施行低温储存与运输,推进冷链物流。荷兰政府对于建立面向全欧洲的配送中心建设的企业给予选址、规划及经营方向的指导,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各国冷链物流的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会一方面积极宣传政府的交通方针、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的呼声,对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业经营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行业协会从不同角度起到沟通情况、协调关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作用。如加拿大卡车协会,是由加拿大运输企业、农 产品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等人员自愿组成的民间组织。协会主要协助CFIA制定冷链物流指导原则与标准,协调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关系,组织制定本行业企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并配合CFIA对协会成员进行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在推动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
  农产品冷链物流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从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各国政府为了确保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方面。如在原料生产环节,为了规范农药的注册登记、使用和管理,加拿大卫生部、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会同渔业海洋部、环境部及自然资源部共同制定了《防虫产品法》,该法明确了农药的注册登记办法。以及需要提供的数据、农药用量等。加拿大环境保护法规定,要对污染物和有毒物品进行评价;农药残留补偿法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农民可以因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损失而获得补偿。在加工、贮藏和运输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温度标准,如禽类加工环境温度低于10℃,冷藏与运输温度不得高于4℃。
  另一方面,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如加拿大近年积极推动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加拿大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目前共有经认证的有机农场2500个,有机食品加工企业150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46个。有机农业的总产值为6亿加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5%。通过认证后,认证机构向有机种植或加工者授予证书,并授权其使用有机产品标识,而后方能进入流通与消费环节。再如对肉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HACCP来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不但要求检查农药残留量,还要检查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对工作间温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装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是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
  各国冷链物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方面积极采用GAP、GVP等先进的管理规范,使用环境友好型栽培(养殖)管理技术和先进、快速的有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等,从源头上保证冷链物流的质量与安全。
  其次,使用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许多发达国家把预冷保鲜作为冷藏品生产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预冷的关键在于一个“快”字,包含了许多在不伤害产品质量的情形下快速降温的先进技术。如加拿大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田间热,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
  第三,在储藏技术装备方面,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其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气调贮藏是当代最先进的可广泛应用的果品贮藏技术。英国的气调贮藏能力为22.3×104吨,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德国等国也在大力发展气调技术,气调苹果平均达到苹果总数的50%-70%。
  第四,在运输技术与装备方面,冷藏运输技术经历了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发展到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欧洲具备通畅的交通网络,公路运输快捷灵活,装卸环节少,减少了装运中的损耗,可进行“门对门”的服务。冷藏运输将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标准化、法规化的方向发展,节能和注重环保将是冷藏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铁路运输在易腐品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铁路易腐品运输的运量占总的易腐品运输量的55%左右。欧洲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冷集箱与铁路冷藏车的配套使用,克服了铁路运输不能进行“门到门”服务的缺点,大大提高了铁路冷藏运输的质量。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达到10亿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装箱能力超过60%,超过6亿立方英尺。如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除具有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设施外,还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制供电器(PTO)驱动、自动控温与记录、卫星监控的“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可同时运送三种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
  第五,在信息技术方面,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传递。
  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冷链物流原理

冷链物流是在水产品储运过程中一直保持在有制冷系统保证所需的冷藏温度条件,原理:就是通过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有效保证水产品新鲜度。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使食物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其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议应该认真地分析此行业的“性格”,明确其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对自如。

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自20世纪30年代兴起,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历程,迄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果蔬冷链物流体系。据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果蔬的冷链物流量已占国内销售总量的50%以上,日本果蔬物流中已有98%通过冷链。而在中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冷链节点松散、技术设备落后、制度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远不适应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如何加快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切实保证生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模式基本特征的描述和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特点的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加快我国果蔬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模式的基本特征
  1、建立“从农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实行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果蔬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所组成,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是冷链物流的核心。欧美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果蔬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农药残留物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果蔬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具有管理的系统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如美国、加拿大国家食品检验局,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计划(FSEP),不但在肉类和家禽加工厂普遍实行,而且在蔬菜、水果物流中广泛应用;同时还鼓励国内果蔬协会开发必要的工具,使生产者在农场的食品生产环节实施与HACCP原理相一致的食品安全措施。体现了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的多部门、跨行业的食品安全协作,最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冷链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多种冷链物流模式并存共赢。在发达国家,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集团等龙头企业在促进果蔬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日本、德国政府对大型批发市场建设给予批地、贷款和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为便于集中管理和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政府对批发市场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宏观调控。美国、加拿大、英国充分发挥批发市场交易方便、品种齐全、货物费用成本低的优势和超市集团货物配送及时便捷、终端包装便于超市连锁经营等优势,使两种果蔬龙头企业相互竞争;加拿大改革传统运输体制,下放港口和内河运输经营权,实行国家铁路公司民营化等措施,使企业真正自主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起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海陆空多式联运,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为主体的多方参与、并存共赢的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3、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设施,提供全方位的高效优质服务。欧美日各国依靠技术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一是在标准化原料基地使用友好型栽培管理技术和先进、快速的有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等,从源头保证了冷链物流的质量与安全。二是产地加工企业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田间热,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延长了保鲜期。三是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和气调储藏技术,使鲜活果蔬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四是冷藏运输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标准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节能和注重环保则是冷藏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冷集箱与铁路冷藏车的配套使用,大大提高了铁路冷藏运输的质量。五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果蔬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传递。
  4、充分发挥果蔬物流协会的职能作用,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协同与自律。德、美、法各国果蔬物流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配合与自律作用。一方面积极宣传政府的交通运输方针、政策和法规,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呼声,对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业经营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冷链物流标准,协调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关系,组织制定本行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进行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同时果蔬协会还从不同角度起到沟通情况、协调关系、提供信息服务等作用。
  5、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保障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冷链物流的财政支持和法律保障,促进了果蔬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一是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的投入。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对国家铁路公司实行补贴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其扭亏增盈并成为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业。二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物流标准,确保了冷链物流的果蔬质量与安全。如加拿大制定了《防虫产品法》,明确规定了农药注册登记办法以及需要提供的数据和农药用量;法国《农药残留补偿法》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农民可以因为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损失而获得补偿;美国发布了《冷链质量标准》,用以检测、运输、处理和储存果蔬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的认证奠定基础。三是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近几年来积极推动有机农业发展,通过专业认证后,国家认证机构向果蔬生产者授予证书并授权其使用有机产品标识后方能进入流通环节与消费环节。
  二、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特点
  1、冷链物流发展条块分割,完整独立的现代体系尚未形成。我国果蔬冷链物流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果蔬加工、储存为主导的生鲜冷链物流产业。为发展城乡经济、保障民生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就整体而言,我国果蔬冷链物流至今还未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冷链体系。不仅在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上存在制度缺失和技术手段不足,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硬件上存在冷链技术设施落后、运输设备工具陈旧,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缺乏,导致果蔬流通环节损耗严重、物流效率低下。据有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水果、蔬菜的年冷藏量约占总产量的10%,冷链流通率仅为5%,果蔬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率不足30%,果蔬物流损失率高达30-40%,而发达国家的果疏物流损失率可控制在5%以下。目前全国约有90%以上的新鲜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基本上处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条件下运销。
  2、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目前我国生鲜果蔬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大型超市集团的物流配送公司完成,果蔬冷链物流仍以自营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现有各类冷库容量为35万吨,制冷车约为5000辆(其中专业运输公司占40%),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约30家,但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拥有一定功能规模且布局合理的自有冷库、有较先进的PC系统和管理理念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仍处于参差不齐的发展阶段。现在国内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冷藏供应商一般只能提供水果、疏菜冷藏或者运输服务,而不能提供物流全程的冷链服务。
  3、冷链物流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设施陈旧。目前我国果蔬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由于长期以来硬件投入严重不足,现在公路运输中生鲜果蔬的冷藏仅占运输总量10-20%。铁路运输中冷藏列车运输的货物只占果蔬运输总量的25%。目前全国各型冷运船只仅有200余艘,果蔬冷运量只占全年水运总量的1%。从储存设备看,全国冷库总容量已达700万立方,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因这些冷库大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主要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功能单一,导致冷库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提升,果蔬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同时,由于生鲜果蔬采收后低温加工、包装技术缺乏,导致绝大部分生鲜果蔬粗放经营,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而美国为3.7:1、加拿女曲3.2:1,
  4、冷链物流协会不健全,行业内缺乏协同与自律。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行业协会组织很不健全。据了解,目前除已成立中国冷链物流协会外,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尚未建立地域性的行业协会组织。即使少数省、市建立了相应的协会组织,但也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相互竞争激烈、开展活动雷同等问题,不具备充当行业协调和自律者的角色。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蔬冷链物流也开始在大中城市蓬勃兴起,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等特大城市和深圳、厦门、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冷链物流发展很快,加之国际巨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物流行业的竞争。为了规范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企业行为,加强协同与自律,促进果蔬冷链物流健康发展,联合应对跨国物流企业的严峻挑战,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必须加快协会组织发展,健全行业协会网络,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冷链物流发展缺乏良好环境,相关政策法规亟待完善。冷链物流涉及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事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欧、美、日发达国家为确保生鲜果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冷链物流的法规和标准,涵盖水果、蔬菜的生产、采摘、加工、包装、销售、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农药残留等诸多方面,为促进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而在我国,由于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冷链物流意识不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法律规章也不健全,不仅冷链物流管理缺少制度和监控手段,而且物流链节松散缺乏协调机制和规范,果蔬冷链物流市场及其体系建设与管理基本处于粗放型的发展和运行阶段。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化体系以及诚信体系,营造果蔬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迪
  1、统筹规划,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性强,不仅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生鲜果蔬供应链全过程,受到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和物流活动的综合化程度的影响,而且涉及政府各相关部门,受到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弹性激励与刚性约束,因此构建完整、高效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物流主体的微观协调。具体来说:一是在宏观层面上,要进一步深化果蔬流通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布实施、协调发展,着力制定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和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规章,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冷链物流大市场及其大体系。二是在微观层面上,要明确政府和物流主体的角色定位,重视发挥政府组织和物流主体组织的支撑作用;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果蔬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和互信、互利的战略联盟机制,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实施供应链物流集成化管理,应用供应链集成技术,使供应链网络化、敏捷化、柔性化、个性化和最优化,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高的价值和利润。通过供应链管理的资源集成、市场集成、信息集成和组织集成,从而形成生鲜果蔬供应链一体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新模式。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和冷库装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IS与GPS)和电子交换系统(EDI),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冷链运输动态和库存产品的保质期与库龄,确保冷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针对当前国际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我国应着力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藏车,以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以满足不同路径的货运需要。对于低温冷库的建设,应根据冷藏产品对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要求,分类分期进行更新和改造。
  大力开发和推广生鲜果蔬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果蔬“从田问到餐桌”的整个供应链中,低温加工包装和保鲜技术是冷链物流得以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质增值的关键环节,大力开发和推广果蔬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应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基础上要善于自主创新,通过与科研单位或相关高校的联合攻关与协作,努力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低温包装和保鲜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水平。
  3、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横向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一是实施虚拟化经营战略联盟,通过集中大型农业和商贸企业的自营物流优势资源,与第三方物流核心企业进行整合,突破单个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资源先天不足的障碍和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行政壁垒,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链,提升冷链物流核心企业的系统运筹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应对国际巨型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市场的挑战。二是实施资本重组运营策略,通过企业兼并、收购和参股等低成本扩张手段,整合社会闲散物流服务资源实现规模效应,加快形成一批大中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满足不同物流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服务。
  纵向整合供、销商客户资源,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是整合销售商客户资源,在为众多销售商提供服务过程中加强对销售商的物流业务整合,针对生鲜果蔬季节性、时效性强而导致运输的不均衡性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量小、面广且准时性要求高的特点,优化季节性互补业务和物流配送作业,充分挖掘冷链物流企业人力、设备、信息资源潜力,实现物流企业低成本规模化效益。二是整合供应商客户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共同开发市场或展开业务层面的协作,整合供应业务资源,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或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能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创立品牌,实现整合效应。
  4、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冷链物流行业协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个完整的大中城市冷链物流协会组织网络,尤其要把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作为发展重点,并以大型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为核心逐步形成区域性的冷链物流协同组织。
  制定冷链物流协会的政策法规。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经济实体;通过国家立法与地方立规,明确行业协会职能,保护行业协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快速发展。
  发挥冷链物流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宣传国家的物流方针、政策和法规,反映物流企业的意见、要求和呼声,维护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从不同层面和视角起到沟通政企信息、协调企业关系,开展行业自律、进行技术咨询和冷链物流人才培训等作用,加快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
  5、构建冷链物流政策法规体系,营造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冷链物流发展的激励政策。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将果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冷链物流倾斜。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拓宽融资渠道和服务范围,切实解决冷链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三是建立财税激励机制,财政部门应根据WTO农业规则和本地实际用足国内支持空间,并将冷链物流的专项补贴和贷款贴息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税务部门应酌情减免冷链物流的相关税费。四是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冷链物流绿色通道,减免冷藏车辆的公路通行费,制定合理的生鲜果蔬铁路运输价格。
  加强冷链物流的立法与监督。一是根据WTO农业规则和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法规制度,逐步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与冷链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冷链物流及相关行业综合管理,规范和整顿物流市场秩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制度,打破行业、地区的分割和垄断,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外部条件。
  加快冷链物流的标准化进程。参照国际先进标准重点制定全国统一的生鲜果蔬质量安全标准,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安全食用指标和鲜度指标等;同时还要制定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内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标准,通过托盘化率、条形码、EDI、GPS、GIS等先进手段的应用及阶段目标的制定和推行,促进无缝化连接,有效整合物流网络节点,提高物流网络体系的运行效率。

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关信息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的翘楚!
由于一些企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也没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显然不适合他们。这些企业可与社会性专业物流企业结成联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冷链物流业务。
物流企业可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先期按条块提供冷链分割的冷链运输环节功能服务,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乳制品要求严格,需要天天配送。鲜奶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特殊条件的运输,零售业与厂商结盟实现鲜奶的保质运输。由于生产厂商有一整套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系统,能在运输中保证鲜奶的质量,建立由厂商直接配送的运输服务。例如,一些大型超市与蒙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蒙牛直接配送,利用蒙牛运输要求和运输工具直接到达超市的冷柜,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鲜奶变质,给超市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而影响蒙牛的信誉度。随着合作的进展,与客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趋向稳固,以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对生产商自有冷链资源、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的不断整合,建立起科学的、固定化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
麦当劳餐厅的冷链物流则是以外包方式完全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即夏晖公司。夏晖公司是麦当劳的全球物流服务提供商,为麦当劳提供优质的服务。夏晖公司为了满足麦当劳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投资建立多温度食品分发物流中心。分为干库、冷链库和冷冻库,配有冷链冷冻保存设备及冷链运输设施,保质保量的向麦当劳餐厅运送冷链货物。
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从微观角度看,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享的环境。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城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冷链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就我国当前的冷链物流现状,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并提倡,力求发展,专家认为,发展冷链物流,其中可以促进诸如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资源损耗,从而增强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而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相对落后,这与起步较晚,技术落后等是分不开的,食品冷链产业蕴藏着很好的投资机遇,但有关专家也同时指出,中国食品冷链产业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企业投资冷链产业应扬长避短,从突破制约因素中找到商机。
首先,设施设备不足。中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运输这些易腐食品时大多在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棉被还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
造成这种窘境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其次,技术标准缺位。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而中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中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了一些标准,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
第三,产业配套不全。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中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这些失衡使得中国食品冷链产业还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 统筹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展规划。根据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推动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整体梯度推进
选择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先行试点。
充分调动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选择重要品种(高价值量农产品,如热带水果;易腐败产品,如肉类等)建立冷链通道试点。一是在大城市开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冷链物流试点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试点。二是在农产品出口优势产区开展“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冷链物流试点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试点。在总结示范、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辐射、推广。
建多元化机制
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不管是物流企业、批发市场。还是配送中心,在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建设、微观技术和宏观管理上还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从“田间一餐桌”整个物流过程链条太长,一家企业难以完成冷链物流系统建设。2005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更需要政府对现有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根据冷链物流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求,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据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和多种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要求,政府引导资金支持的对象,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检测设备、标准的制定与人员培训等。
重视科技作用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中国农产品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一是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二是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
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并制定以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部门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根据冷链物流的要求,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并鼓励在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快速检测服务。此外,要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
出台相关政策
为了尽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技政策性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列入预算;加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计划的资助强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质量标准与检验中心、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中,给予优先支持。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国家投资、政策引导和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在预算安排和工农业建设项目计划中,给予集中支持和倾斜;适当考虑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贴息、放宽还贷期限、放宽抵押条件、支持外资介入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尽快理顺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成立协调组织,理顺科研、生产、贸易等部门的关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合理布局;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一体化发展。在贸易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有效手段和政策,扶持与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商标和品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引进、消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包括项目、设备仪器等硬件,以及产权许可证贸易或软件贸易。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加速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扩容,规划实施后,我国将增加1000万吨冷藏库的能力,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编者也从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口中获知,农产品作为冷链物流中最大的市场,其消费市场远超工业方面的需求。空调制冷大市场的专家还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食用动物蛋白、奶制品和即食类方便食品,以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中国对冷链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变得空前巨大。但在市场扩容的同时,区域性的分化也非常严重,在一些经济发达和靠洋沿海的大城市,国际性、区域性的盛会,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使得一线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冷链市场也有了显着增长。再如如青岛和大连,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虽然,区域冷链经济的崛起未必能代表全面的冷链物流产业的成长,但是其快速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受国家政策拉动和市场需求影响,中国冷藏车需求量增长呈逐年上升之势。冷藏保温车产量增速从2005-2010年的10%上升到2011-2012年的13.8%。2012年,中国冷藏保温车产量达到7063辆,其中,北汽福田、镇江飞驰以及中集集团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高新技术、高额投资、先进管理紧密相连。继2010年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后,2013年中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冷链物流“十二五”规划,基于这些规划及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 无造假、伪劣和质量可靠外, 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会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 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物流行业遭受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第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第二,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第四,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七,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持续变化,使很多专门的加工企业进入到农产品加工当中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发展最快、总量最大的产业,企业也从以往的小型作坊发展到大型综合加工企业,为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大型的加工企业更加有能力联合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并利用企业的资源联合各地仓储和营销点,辅助冷链物流的顺利进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详见《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商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应从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农产品市场,这些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干涉或自身发展下发展成为专门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自身的特点定位市场、创建品牌,随着制度和模式的完善和成熟,这些市场也成为了冷链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通过运营商的运作,由下向上的将整个物流链条串联起来。先由市场将消费者的需求反馈给各种专门的供应商,供应商再将需求反馈给更上一层,也就是农户或相关加工企业,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促使生产商所生产的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将各个环节的风险都降到了最低。另外,这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衔接点,在一定程度上,批发市场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控市场需求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也有能力对各个环节进行调度,确保产品能够在某个时间到达,并将产品派送到各个销售点,这样便可以更好的促进各个环节中的连接,减少产品缺货和积压现象的出现,将冷链物流的成本和损失控制在最低。占据着如此优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了给上下游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批发市场都发展了存储、批发、加工和运送为一体的系统服务,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冷链物流模式。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超市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初期的超市所贩售的东西和“百货商店”的产品没什么不同,但随着超市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超市将生鲜农产品也纳入到了销售范围。超市中的农产品更加标准化,且超市里常设的冷链设备能够非常好的满足产品的需求,加工和包装也更加系统正规,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连锁超市在各个城市中的布点较多,能够及时将产品在超市内部进行调度,超市中成熟的促销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产品的积压,因此超市所占据的农产品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扩大。超市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超市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的非常准确,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的调整各种产品之间以及与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调度。另外,在较大规模的连锁超市运营中,甚至可以绕过中间的经销商,达到和农户或生产商之间的对接,这样农户可以根据超市的需求进行种植,生产加工商也可以根据超市的调度进行生产和加工,超市则直接收购这些产品,这样的模式在大大降低风险的同时更能够提高各环节的收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使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提高效率。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作出了明确规划,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1960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一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导致农副产品短缺。为此,国家在一些大城市和农副产品主产区建立一批大型冷库,并配备少量冷藏车。这些设施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保障居民副食品供应发挥了一定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冷链物流有了进一步发展。1985年,国家对农副产品生产和购销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起。为确保各地农副产品均衡供应,政府新建、扩建一批冷藏设施,带动了城乡之间的冷链物流,促进了冷藏运输车行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起步阶段是个较漫长的过程,这数十年中,不论是冷库还是冷藏车数量都较少。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那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希望常年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农业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希望错开产品上市时间,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类需求带动了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未来5年,国家为提高冷链流通率及冷藏运输率设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一,冷藏车的供给必然要跟上步伐,这将给发展缓慢的冷藏车企业带来机遇。希望生产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产能准备方面,还是在售后服务、市场布局方面,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既能提供过硬的产品,也能让企业大展宏图。
对于冷藏车企业来说,有一串目标数字值得关注:国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实现成倍增长。此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40%提高至30%、50%、65%左右。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急求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历史!!!!》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为本文评分

评论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华南]如何退运!退运需要做什么,需要哪些资料

[发表于分钟前]
1 11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DHL走欧美小货价可发内置和配套电池产品 配件价

[发表于分钟前]
0 00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电动吸奶器从浙江宁波发到马来西亚清关物流

[发表于小时前]
1 00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关注微信
请进
提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