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加拿大小包物流公司

2022-12-01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0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分界线是什么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分界线是141W。【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分界线是141W】美国和加拿大间的一部分边界采用北纬49度线为分界线。由于美加关系良好,现"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分界线是什么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分界线是141W。

【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分界线是141W】
美国和加拿大间的一部分边界采用北纬49度线为分界线。由于美加关系良好,现在这条边界线已成为全球最长的不设防边界。但美国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强占强租战略要地。1903年美国强租巴拿马运河100年,到上世纪末才不得不归还。同年美国还先是强租后是强占古巴的关塔那摩作为海军基地,至今双方还处于争执中,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著名大瀑布是尼亚加拉大瀑布。

【阿拉斯加的气候特点】
阿拉斯加幅员辽阔,在各州中拥有最长的海岸线。美国一句最著名的谚语:“如果把阿拉斯加一切两半,那么德克萨斯就是第三大州”。

落矶山脉延伸至此处,形成北美最高峰,东西向横亘中南部地区,然后再转西南,插入海中形成阿留申群岛。北边地势稍低,濒临北极海。南部因为受到山脉屏障,相对气候较暖。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海洋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

【拓展资料】

阿拉斯加州(State of Alaska)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该州拥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州境内,其中最大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流域面积为5703km_。1912年设阿拉斯加地区,1959年建州,为美国第49个州。

alaska英语怎么读

Alaska。英[__l_sk_]美[__l_sk_]n.阿拉斯加州,复数:Alaskas。
双语例句AgroupofsenatorsplanstofilibusterameasurethatwouldpermitdrillinginAlaska.一群参议员计划通过发表长篇大论来阻挠一项允许在阿拉斯加州钻探石油的议案获得通过。《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Billboards3AreBannedInAlaska,Maine,Vermont,AndHawaii。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缅因州、佛蒙特州和夏威夷州禁止竖广告牌。www.enread.com。ShereceivedacollectphonecallfromAlaska.她接到一个从阿拉斯加打来的付费电话。一站式出国留学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

阿拉斯加原来属于哪个国家

原来属于俄国。

阿拉斯加历史如下:

1784年俄国人在三圣湾建立居民点。该地区1799年起属俄国。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1867年3月30日,美国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的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平均每英亩土块仅值两美分。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将这一天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1912年设阿拉斯加地区。1959年建州,为美国第49个州。

阿拉斯加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约占全州人口的1/7。其余为美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中国人和其它民族。州内有8万军人及其家属。46%的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地区。

美国1783年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土地,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1845~1853年通过美墨战争收购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夏威夷群岛。

19世纪初期以来,美国的领土扩张吸引了外来移民,向西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不断地迁移到西海岸,参与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农牧业,开采大量自然资源,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消极影响是西进运动驱逐和消灭了本土的印第安人,又称为血泪之路。

-阿拉斯加

-美国

最后的冰:在阿拉斯加极北

文章来 源: 大事记文传 |他者others(ID: tazhe-others)

北冰洋正在吞没因纽皮雅特人的村庄。

文 Dahr Jamail,图 Patrick Endres、资料

编辑整理 他者others

2017年7月28日,灰色的海水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海浪轻轻打在碎石沙滩上,隐没在雾里的海鸥叫唤着。远处沙滩上出现一个人影,走着走着又消失了。我在北冰洋海岸散步的这天早晨,一切尽显无常,唯一确凿的就是我靴子底下的陆地,我踩下每一步,沙石破碎。在这个距离北极1300英里的地方,极昼之时,时光肆意流淌,直至失去意义。

雾渐渐散去,风把低沉的云吹向西方,冻原上染着一层泛着棕色的绿。时不时地,零零星星地光照到大地上。这里是永恒的、外星一般的世界。

阴沉的乌特恰维克

乌特恰维克(Utqiagvik),2016年前称巴罗(Barrow),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几座村子之一,非常古老,它是美国的极北之地。这里的原住民因纽皮雅特人(Inupiat)知道如何在冻原和汪洋之间的夹缝中,和鲸、鸟以及浮冰一同生活。乌特恰维克确切的意思有争议,但是在这个村子曾经的废墟原址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猎雪鸮之地。”据估计,1500-4000年前就有人生活于此。牌子上还写着,当地人也猎弓头鲸,它也是象征该村的符号。和其他原住民文化相类似,狩猎和采集是因纽皮雅特人把朋友、家人、部族联系到一起的关键,也是他们传统信仰的根基。

废墟就在如今村子的西边,茅草屋的样子还依稀可辨,但有一部分已经消失在大海里了。和它们一起消失的还有夏天汪洋里的冰以及一部分海岸线。气候变化在这里清晰可见,而且远比绝大多数人所想的要剧烈得多。

To The Northmost in Alaska

前往阿拉斯加极北之地

和我同机飞往乌特恰维克的绝大多数乘客都是油田工人,他们将在我们的第一站普拉德霍湾(Prudhoe Bay)下机。这些人空洞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只有一个是白人。许多人带着鸭舌帽,绝大多数都需要刮脸、剪发打理一下。他们是跟着钱往北走的,至少现在钱还在那里。如果不是为了石油,他们中大多数人绝不会踏足我们所去之地一步。那里什么都没有,太空旷、美丽、安静。

飞机起飞了,我透过舷窗凝望我挚爱的阿拉斯加。

在费尔班克斯南部不远处,我们飞过一处野火,浓烟四起,大地在下面燃烧。

我们在普拉德霍湾降落后,绝大多数乘客下去了。机场北边靠近地平线的地方,库房闪烁着,还有一些石油公司的大型楼房被一层棕色的烟雾笼罩。机场西边就是阿拉斯加输油管(Trans-Alaska Pipeline),从这里它将穿过漫长的阿拉斯加荒野,带着石油南下,再运往世界各地,去别处燃烧。

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飞往乌特恰维克,我从空中俯瞰和输油管道平行的土路把脆弱的绿色冻原切割开。再往北,波弗特海(Beaufort Sea)浅浅的棕色海水很快变成蓝色。目力所及之处,我看不见任何冰,即便是在3万英尺高空,在7月能见度极高的一天。

Useless Berm

徒劳的堤岸

在乌特恰维克的海岸上,一辆大形装载机车忙着维护用泥土建起来的堤岸,它阻挡在村子北部边缘和攻城略地般日渐汹涌的大海之间。马达轰隆作响,黑烟从它顶端冒出,它从一大堆沙土中舀上一勺——这是从1/3英里外的内陆运来用于建立堤岸的。操作装载机维护堤岸是这里因纽皮雅特人的一项全职工作。

阻隔在北冰洋和乌特恰维克之间的堤岸

一天傍晚,我在海岸散步,一个由海上风暴引起的大浪打来,直扑沙滩,25英尺高的堤岸被击碎不少。就这样,海水带着刚用于建堤岸的深棕色泥土朝天空中喷射。海浪退回楚科奇海(Chukchi Sea)浅海时也带着一大堆泥沙。从内陆运来的一袋袋沙土就是为了阻止楚科奇海不停歇地朝村子的侵犯。海滩另一边是排成一排、巨大的锈迹斑斑的铁罐,那是过去人们抵挡大海的遗物。

村子里的第一排房子距离堤岸只有50英尺左右,在它们背后不远就是政府大楼、警察局和部落办公室。往南100码的海边附近,是这里唯一一条土路,把断崖般的堤岸和冲刷着它的海浪跟村子分隔开。

Inupiat's Memory

因纽皮雅特人的记忆

Richard Taalak,人们都叫他Taaqpak,乌特恰维克土生土长的因纽皮雅特人,67岁了,和这里的许多长老一样,非常清楚气候变化,他们年轻时的天气完全不是这样。“以前连着好几周都是零下45-50度,”他在工作室一边做着一把海象牙刀柄的传统乌卢刀(ulu)一边告诉我,“现在只有两周零下20、30度。”

工作室里混合着骨头烟尘、咖啡和香烟的味道,坐满了原住民男人。他们用海象牙化石或是风化的贝壳,雕刻北极熊、刀具或其他传统用具。Taaqpak说以前10月就结冰了,现在直到11月才能见到。就在我和Taaqpak聊天的当日,一条芬兰破冰船在西北航道创造了记录,它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从温哥华出发抵达了格陵兰首都努克。那天是7月29日,从来没有这么早过。

Taaqpak的朋友Perry Matumak住在工作室隔壁的老人中心,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忙活着风化的贝壳。Perry告诉我,他过去从来不期待8月,因为那时就会下雪,预示着夏天的结束。但是现在,10月才开始下雪,他们从来没有过如此温暖的夏日。“以前,在夏天我们也可以从家里看到海上的冰,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冰太小了。”他打磨着一根鲸骨。“我们的狩猎习惯也变了,就在3天前,距离这里18英里的海边,我们猎到一只灰熊。这不应该发生。”

大雾散去,乌特恰维克显得颇为魅惑

这是又一个平静的一天,和风轻抚,工作室里的蚊子太多了,Perry找人支起了蚊帐。“以前风很大,”他说。Taaqpak跑来补充说,在过去那些好日头里,他们甚至在7月就能看到雪,“现在是看不到了。”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然后Taaqpak接着埋头制作乌卢刀,Perry 也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贝壳上。走出工作室时,悲伤袭来。这些友好、温暖、优雅的人和他们的文化不会继续在这里存在很久了。

我在乌特恰维克的KBRW录音室见到了Cindy Shults。这里是“世界上最北的电台”,她是这里的总监,和其他人一样,她也有许多关于乌特恰维克过去的故事。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1年。就在两周前,这里电闪雷鸣,这是非常罕见的,“所有人都跑到屋外看,”她大笑着说,“我喊他们赶紧回屋去,以免成为人肉避雷针。这里绝大多数原住民从没见过闪电,一点概念都没有。”她记得10年前连续两周时间几乎每天气温都有20℃,下着暴雨。“因为湿度高,乌特恰维克20℃时,体感有30℃。”她说,“这里没有人否认气候变化,而且变化得如此快、如此充满戏剧性。”Shults告诉我她孩提时玩耍的篮球场就在山下宾果赌场附近,现在已经是大海了。

因纽皮雅特人很可能因气候变化而不得不搬离家园

Shults和她丈夫还运营着摄影旅行团,他们带观鸟爱好者前往海滩和冻原。她告诉我他们“当然”能找到越来越多的鸟,它们抵达和离开的日期都在变化。颊白鸟来得早了,而且她还留意到了燕雀的身影,它原来根本不在观鸟列表里。在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拉治(Anchorage)颇为常见的红胸鳾也出现在乌特恰维克,尽管“它们并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灰背隼也是,从前它们最北只飞到费尔班克斯。她还见到了以前最北只飞到安克拉治的蜂鸟。

搜救站也是村里的社交中心,原住民在这里进进出出,就着咖啡交换故事。一些人打着牌,另一些人在看电视。我见到了55岁的Marvin Kanayurak,他父母都生于此长于此。他是个猎鲸人,还是搜救队的志愿者。他告诉我这里曾经有个冰架,冬天时能有五六十英尺高,现在运气好的话,能找到个20英尺的。本来春天时要前往未结冰的水域得花上他们两周时间,现在几天就够了。

“以前还有三层楼高的流冰,能听到冰层移动所发出的裂开和爆炸声,”Kanayurak说,“现在没有了,秋天时也看不到流冰了。”一个老钟表修理工和我们一起坐在火炉边,他让我1月时再回来看看,从此地就能看到没结冰的水域,海岸边海水混着淤泥。

关于气候剧烈变化的故事数不胜数。这里的海滩上曾有北极熊出没,现在不再有了。冰量减少意味着水域更开阔,风一吹这里就能掀起大浪,捕鲸也就变得更难,因纽皮雅特人现在用22-26英尺长的船取代18英尺的,以应对更狂暴的大海。冰层变薄还让他们无法捕个头大的鲸,把鲸拉出水面宰杀时,薄冰能承载的最大个头是35英尺长。

用乌卢刀切着鲸肉的因纽皮雅特女人

又一天下午,我在海滩上遇见正在散步的Perry,他露出大大的微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就像他每次见到我时一样。“天啊,这天真是热,”他说,一边用手当扇子扇着。此时气温有20℃,大海非常平静,这很罕见,或是说这在过去非常罕见。

我继续散着步,北边,滚滚雷鸣的雨云连带着太阳雨盘踞在天边,有三个在海边浅水玩耍的孩子的影子。——这可以构成一张在不少热带海滩上拍到的照片。

Melting Permafrost

冰原的融化

Kanayurak告诉我他还是一个志愿的掘墓人。这里以前的冻原有10到12英寸厚,他得花上3天时间破冰。现在冻原大概只有几英尺厚了,而且更软,所以挖个坟只要5小时或更少时间。

我在乌特恰维克时和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的地球物理学教授Vladimir Romanovsky谈了谈。他致力于研究冻原,他的实验室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收集气温资料,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俄罗斯。他向我确认乌特恰维克冻原的溶解速度惊人。

让人担心的是,冻原解冻会使大地下沉。像乌特恰维克这样散布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北境的沿海村落本来就要面对海平面上升的危险,两者相加,他们将面临极大的考验。5年前,就17个村子考虑搬迁,Romanovsky认为如今这个数字更高,“他们现在就应该搬走,他们的应对措施无法跟上变化速度,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们还没有钱,要应对得花上一大笔钱。有5-7个村子现在已经处于紧急状态了。”在北极圈内,包括阿拉斯加,已经花了许多用于筑堤的钱,但这场和冻原解冻、海平面上升的战斗注定要失败。

如今因纽皮雅特人看到的冰完全无法和过去相比拟,气候变化在这里非常明显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研究员Kevin Schaefer也担心冻原解冻对北极圈原住民文化的影响:“解冻会对阿拉斯加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造成剧烈影响,由此导致的 社会 问题令人难以想象。”当我问他是否认为有必要把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阿拉斯加北部沿海村子都迁走时,他认为:“解冻很可能摧毁许多基础设施,这迫使人们搬迁,很可能包括整个村子。如果你的村子就在海边,冰海开始融化时,必须得搬。阿拉斯加内陆沿河的原住民村子就是如此,北极圈内亦然。”

道路、铁路、石油和天然气工厂、机场、港口等等的建立都是基于冻原不会融化。“结冰时冻原非常结实,但融化后它就会变成泥,很容易对建筑造成破坏。”Schaefer说,他给联合国的报告中强烈建议拥有大面积冻原的国家提前做打算,“如果你不计划,等到事情发生了再重建,那花费就大了。”令人不安的是,冻原在持续快速融化。

Inupiat Ancestors' Prophesy

因纽皮雅特祖先的语言

我在乌特恰维克的最后一天,铅云低垂。我在村子里交谈过的每个人都建议我和92岁高龄的Wesley Aiken聊聊,他是村中长老。我再次回到搜救中心大楼,他正在后屋剪发,之后慢慢走到主屋。他穿着蓝色夹克,拄着拐杖微笑着;透过他厚厚的黑框眼镜,我看到他深深的鱼尾纹。

和他孩童时代的1920年代比,一切都变了。当时大约有500个因纽皮雅特人生活在乌特恰维克,他们驾着狗拉雪橇去打猎,基本全依传统方式生活。这里没有飞机、手机、雪地摩托,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得多,夏天相当短暂。“所有的冰都在融化,”他说,然后看着我,让这个陈述句的分量自己显现。他语速很慢,在他曾经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要急的。“我年轻时,夏天也有冰。现在大海正在吞噬海岸,浪越来越大,席卷着一切。我想我们拥有巴罗角(PointBarrow)的时间不长了。”他说的是海岸线的最北端,主村的东部不远处。

Aiken视冰为生命,没有它一切都不再正常,最重要的是无法打猎。“现在,我们在北冰洋没有生活可言,”他说,指的是越来越薄的冰。“只有冬天有些新结的冰。以前7月时都有冰,距离我们更近,海岸线附近全是冰,不可能行船。即便是在夏天,风从西边吹来,岸边也全是冰。”

那天晚些时候,我得到消息,有几百只海象游出楚库奇海到陆地上寻找冰,但就在两年前还有3万多只这么做,这个现象警示着科学家和当地人。“我们不再依赖海象了,这里的冰根本不够。”Aiken说,“我们很少再见到它们了,它们在这里找不到冰就去了别处。有时候我们从别处听到它们的消息,有时是在离岛上。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些被困的海豹,北极熊也是相同的情况。”

被困在乌特恰维克机场跑道上的海豹

他告诉我冻原在融化,“我可以在冻原上看到绿草,”他指指窗外,“那里的草越来越多了。”

他是用人生经历讲述着科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一切都变了,来自美国大陆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很担心我们。我们自己倒并不担心。我们知道一切正在发生。祖先告诉过我们,他们早就知道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但他们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们说的。然后一切真如他们所言地发生了。现在我知道一切如此,而且不会停止。”

我在乌特恰维克时决定沿着海岸线走到楚库奇海和波弗特海交汇的地方。我走了5个小时,无法停下,边走边收集着怪异的绿色或棕色澄澈海玻璃。我想着一切将如何终结,一切为时已晚,想着我们即将面对的挣扎,要如何停止或是减轻气候变化,想着我们曾经的所作所为何等没有意义。我在一个温柔的夏日凝望平静的北冰洋,想着因冻原融化而释放的甲烷正渗入大气层。

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

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

本文由公众号「他者others」( ID: tazhe-others )授 权转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关注。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小包物流公司》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为本文评分

评论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深圳宝安发香水到加拿大国际专线

[发表于分钟前]
1 11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深圳亚美客亚马逊FBA头程美森专线 以星专线

[发表于分钟前]
0 00
澳通用户[field:writer/]
澳通

国际物流专业做全球挂号平邮小包专线物流

[发表于小时前]
1 00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关注微信
请进
提交留言